1、出自东晋陶渊明的《饮酒·其五》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2、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4、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5、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6、作者简介: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
7、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
8、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
9、赏析:大致在魏晋以前,以儒家学说为核心,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“天”的支配下。
10、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,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。
11、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;在文学创作中,相应地有了所谓“人的主题”的兴起。
12、但个性觉醒,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,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。
13、首先,也是最基本的,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。
14、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:“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”(《古诗十九首》);“自顾非金石,咄唶令人悲”(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);“人生若尘露,天道邈悠悠”(阮籍《咏怀诗》)。
15、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,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。
16、 但是,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(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),在不同的阶段上,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。
17、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,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。
18、所以到东晋末,在玄学的背景中,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。
19、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,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,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20、这在他的这《饮酒》第五首之中,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。
21、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、精微的结构、高远的意境、深蕴的哲理,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。
22、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。
23、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,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。
24、自古及今,权力、地位、财富、荣誉,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,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。
25、尽管庄子早就说过,这一切都是“宾”,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(用现代语汇说,就是“异化”),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终究无法摆脱。
26、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。
27、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,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,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、装腔作势,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。
28、他发誓要扔下这些“宾”的东西,回到人的“真”性上来。
29、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。
30、开头说,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,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。
31、“车马喧”,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,所谓“冠带自相索”。
32、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“穷”与平民的“穷”全不是一回事,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。
33、实在,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,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。
34、所以,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,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。
35、所以紧接着有一问:你如何能做到这样?而后有答,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——“心远地自偏”。
36、“远”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,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、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。
37、此处的“心远”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,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,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。
38、进一步说,“车马喧”不仅是实在的事物,也是象征。
39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、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。
40、 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,其实结构非常严密。
41、第一句平平道出,第二句转折,第三句承上发问,第四句回答作结。
42、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,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。
43、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:自有诗人以来,无此四句!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,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,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。
44、这种哲学可以称为“自然哲学”,它既包含自耕自食、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,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。
45、在陶渊明看来,人不仅是在社会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,而且,甚至更重要的,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,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字宙而存在。
46、从本源上说,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,是“大化”迁变的表现,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,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,以至丧失了真性,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。
47、所以,完美的生命形态,只有归复自然,才能求得。
48、 这些道理,如果直接写出来,诗就变成论文了。
49、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。
50、诗人(题名叫《饮酒》,自然是一位微醺的、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)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,偶然间抬起头来,目光恰与南山(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)相会。
51、“悠然见南山”,按古汉语法则,既可解为“悠然地见到南山”,亦可解为“见到悠然的南山”。
52、所以,这“悠然”不仅属于人,也属于山,人闲逸而自在,山静穆而高远。
53、在那一刻,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,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。
54、 另一种版本,“见南山”的“见”字作“望”。
55、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:如果是“望”字,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。
56、东坡先生非常聪明,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,他的话说得不错。
57、这里不能作“望”,是因为“望”是有意识的注视,缺乏“悠然”的情味。
58、还可以深一步说: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,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,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;人生之所以有缺损,全在于人有着外在的追求。
59、外在的追求,必然带来得之惊、失之忧,根本上破坏了生命的和谐。
60、所以,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,只能用意无所属的“见”,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“望”。
61、 见南山之物有:日暮的岚气,若有若无,浮绕于峰际;成群的鸟儿,结伴而飞,归向山林。
62、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。
63、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。
64、在陶渊明的诗文中,读者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”(《归去来辞》);“卉木繁荣,和风清穆”(《劝农》)等等,不胜枚举。
65、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,因其无意志目的、无外求,所以平静、充实、完美。
66、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,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,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。
67、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
68、 最后二句,是全诗的总结: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,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,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。
69、实际的意思,是说这一种真谛,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,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。
70、后世禅家的味道,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。
71、 在诗的结构上,这二句非常重要。
72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,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,去体悟,去咀嚼。
73、 这首诗,尤其是诗中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二句,历来被评为“静穆”、“淡远”,得到很高的称誉。
74、然而简单地以这种美学境界来概括陶渊明的全部创作,又是偏颇的。
75、因为事实上,陶渊明诗文中,表现焦虑乃至愤激的情绪,还是很多,其浓烈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的诗人。
76、但也正因为焦虑,他才寻求静穆。
77、正像开头说的,这是在新的困境与背谬中所寻得的理念和诗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态。
78、也许,人们能够在某个时刻,实际体验它所传达的美感,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、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,但这绝不可能成为任何人(包括陶渊明)的全部人生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